首页 > 就诊指南 > 常见疾病 > 肺脓肿

肺脓肿

  别名:Pulmonary abscesses

概述

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。临床特征为高热、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。胸部X线显示一个或多发的含气液平的空洞,如多个直径小于2cm的空洞则称为坏死性肺炎。本病男多于女。自抗菌药物广泛使用以来,发病率已明显降低。

病因

病原体常为上呼吸道、口腔的定植菌,包括需氧、厌氧和兼性厌氧菌。90%肺脓肿患者合并有厌氧菌感染,毒力较强的厌氧菌在部分患者可单独致病。常见的其他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化脓性链球菌、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。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,血杆菌也可引起坏死性肺炎。

症状

1.症状
   (1)急性肺脓肿:起病急骤,患者畏寒、发热,体温可高达39~40℃。伴咳嗽、咳黏液痰或黏液脓痰。炎症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,呼吸时加重。病变范围较大时,可出现气急。此外,还有精神不振、乏力、食欲缺乏。约7~10天后,咳嗽加剧,脓肿破溃于支气管,咳出大量脓臭痰,每日可达300~500ml,体温明显下降。痰带腥臭味多提示为厌氧菌感染。患者有时痰中带血或中等量咯血。如果脓肿破入胸腔,可形成脓胸(empyema)、脓气胸(pyo-pneumothorax)。患者呼吸运动受限,气促加重。
   (2)继发性肺脓肿:继发于某些细菌性肺炎如葡萄球菌性肺炎、肺炎杆菌肺炎、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及军团菌肺炎,可在发病后2~3周,此时肺炎本应治愈或好转,再出现高热,脓痰量增加,常伴乏力症状。
   (3)血源性肺脓肿:多表现原发病引起的畏寒、高热等全身脓毒血症的症状。经数日至两周才出现咳嗽、咳痰,痰量不多,极少咯血。
   (4)慢性肺脓肿:病程超过2~3个月为慢性肺脓肿。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、咳脓痰、反复咯血、继发感染和不规则发热等,常呈贫血、消瘦。
   2.体征
   体征与肺脓肿的大小和部位有关。病变较小或位于肺脏的深部,可无异常体征。病变范围较大,脓肿周围有大量炎症,可出现实变体征,叩诊呈浊音或实音,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,有时可闻湿哕音。如果肺脓腔靠近胸壁可出现空瓮音;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患侧胸膜擦音或出现胸腔积液体征。血源性肺脓肿体征大多阴性。慢性肺脓肿患者患侧胸廓略塌陷,叩诊浊音,呼吸音减弱,常有杵状指(趾)。

诊断

对有口腔手术、昏迷呕吐或异物吸入后,突发畏寒、高热、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的患者,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,X线示浓密的炎性阴影中有空腔、气液平面,作出急性肺脓肿的诊断并不困难。有皮肤创伤感染、疖、痈等化脓性病灶,或静脉吸毒者患心内膜炎,出现发热不退、咳嗽、咳痰等症状,X线胸片示两肺多发性肺脓肿,可诊断为血源性肺脓肿。痰、血培养,包括厌氧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,对确定病因诊断和抗菌药物的选用有重要价值。

治疗

抗生素治疗:应根据病原体予相应治疗。细菌性肺脓肿标准治疗方案是克林霉素600mg静点,8小时1次,也可根据况选用静脉青霉素G(240万~1000万U/d)、第2代或第3头孢菌素。或其他敏感抗生素,如一种β-内酰胺/β-内酰胺酶制剂,并应加上灭滴灵或林可霉素(如疑有厌氧菌感染时)。前推荐抗生素应用到胸部X线片显示肺脓肿吸收或仅存在的稳定病灶,建议抗生素疗程为4~6周。
   对于非厌氧菌感染引起的肺脓肿治疗,应该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用药,如嗜肺军团杆菌所致的肺脓肿,红霉素和氟喹诺酮治疗有良效;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,特别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,宜选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。如果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,可选择第二代、第三代头孢菌素(头孢西丁、头孢噻肟、头孢他啶)、氟喹诺酮(左旋氧氟沙星、莫西沙星),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;对阿米巴原虫引起的肺脓肿,应选择甲硝唑治疗。
  

预防

要重视口腔、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如龋齿、化脓性扁桃体炎、鼻窦炎、牙龈脓肿等的治疗。口腔和胸腹手术前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,手术中注意清除口腔和上呼吸道血块和分泌物,鼓励患者咳嗽,及时取出呼吸道异物,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。昏迷患者更要注意口腔清洁,合并肺炎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。



分享到:
(更新时间: 2016-01-08 本信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专家团队审核)